025-82224512
当前位置:资讯中心 新闻详情
损人不利己的“贴标签”行为
2023/10/09

脑科学的学习中,我们反复强调“刻意练习”的重要性。刻意练习,一方面是驯化边缘系统,用新皮质控制本能的反应;另一方面也在让神经元形成的脑回路逐渐稳固,人类脑日益“本能化”。


这就是“思维定式”“肌肉记忆”,越是训练越是明显。所以,我们会在不经意间给人甚至是“贴标签”,有时未必是出于自己的主观意愿,而是熟练驯化后大脑下意识的反应。

图片1.png



只不过了解脑科学之后,我们能够更理解并客观地看待这种现象。


每个人都不是只有单一行为模式的,而是一个复杂行为的组合体。并且即使是最简单的一个动作,也是由一堆不同大脑区域协作的综合结果。


而且,即使是同一个人,在完全不同的场景下,还会显示出不同的人格特征。怎么去看一个人,就大有学问。



比如在战场上杀伐决断的将军,很可能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无限温柔言听计从,这可能是他的下丘脑比常人更发达导致的;


图片2.png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生活中温和安静的人,压迫来临的时候突然表现出很强烈的反抗精神,可能是他的杏仁核在他的童年有过某些经历,训练出来的本能;


图片3.png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一个语言高手,在画画的时候也许一无是处;一个数学天才,可能连基本的乐感都不具备,因为他们不同脑区的发达程度完全不一样。


图片4.png



人的单个行为是各个脑区活动的组合;立体全面的人,行为模式又是各个脑区在不同场景的组合。我们追随崇拜的偶像私下里或许并不光彩;看起来凶狠的坏人,也许是他家人心目中的英雄。


简单地“贴标签”,限制了人的多种可能,尤其是正在成长发育的孩子,“贴标签”容易让他们产生心理暗示,进而(不过“贴得好”也可以产生积极作用)。


图片5.png


遵循脑科学刻意练习,大脑的工作机制让我们倾向于给人贴标签;学习脑科学又同时告诉我们,这种行为其实并不科学。


看似矛盾实则严密合理,这就是人类之所以不断挖掘脑科学的奥秘和趣味所在,只有更加深入对“人类终极疆域”的探索,才能让脑科学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