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82224512
当前位置:资讯中心 新闻详情
学习,想埋头苦读就错了
2023/11/28

随着碳基生物人类的进化,硅基文明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与此同时学习的边界被拓展。从书本、教室,到光盘软件,再到各种知识付费平台或是免费资源包,知识获取途径变得愈发方便快捷。


那么学习是不是就变得顺理成章轻而易举了呢?为什么教育焦虑反而更加严重呢?这是因为相对公平的知识获取渠道和教育资源摆在眼前,能不能够学好,考验的是学习能力


一个良好的学习能力,能够让人随机应变这个社会日新月异的挑战,迅速从陌生的环境和变化中如鱼得水收放自如脱颖而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学力”比“学历”来的更加重要,提升学力是提升其他多种能力的基础。


所以教育焦虑的的缘由之一,是孩子缺乏足够的学习能力。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掌握良好的学习能力?


在脑科学的研究帮助下,人类对大脑学习的原理渐渐明朗:涉及工作记忆、应激反应、神经元连接的改变和加强等多种错综复杂的大脑功能。顺应大脑工作的原理,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提升学习力也就变得易如反掌。 


在脑科学的视角下,学习是一种生物学现象

真正的学习意味着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发生了改变,或者是加强


图片1.png


不过在传统教育根深蒂固的观念影响下,说到学习,我们尤其是大多数中国孩子首先想到的还是“埋头苦读”“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股”等典故。


从稳固神经元链路的形成来看,勤学苦练当然十分必要,但我们也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提升学习力更重要的是方法,如果方法不对,恐怕学习效率会大打折扣,甚至事倍功半。


教育家苏珊·克鲁格则提出了“学习成功金字塔”的概念,从下层的基础到高层的进阶分为三个境界:信心、自我管理、学习


图片2.png


01

建立信心


自信,这似乎是老生常谈,鼓励教育也在逐渐被中国式家长所接受。不过这里着重的是学习的主体——孩子本身要建立真正的信心,打心底里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要让大脑发生真正的变化


大脑每天接收到的庞杂信息,都会沿着脊髓向大脑的神经网络传播。获取这些信息的第一站是情感中枢,也就是说,在开始分析信息之前,大脑(边缘系统)要先判断这些信息有没有威胁到人身安全。


图片3.png


并且,情感中枢不会区分身体威胁和心理威胁。换句话说,面对人格侮辱、严厉批评和深切谴责,和面对诸如拳头击打、猛兽攻击,或者是迎面而来的汽车等生命威胁,大脑的警觉程度是相当的。


图片4.png


战斗或逃跑反应(应激反应系统-HPA轴)

人在面对威胁时的本能——释放肾上腺素,大脑要迅速决定如何应对。届时,所有无关生存的活动都会暂停,也包括学习


图片5.png


所以用威胁或指责的方式来强迫人学习,是没有用甚至是有反作用的。


一项关于小白鼠学习行为的研究

三组小白鼠分别在熟悉的环境、陌生环境里,和旁边有一只猫的笼子里。


研究发现,小白鼠在安全的环境学习效果最好;在陌生房间中的学习效果略差;而笼子里的小白鼠不仅没有学习,反而还不断犯错,记忆中心没有出现与学习相关的神经元联结和细胞变化


当然,人类比小白鼠要高级的多,但克服本能对环境威胁的恐惧仍然要占用大脑的“运算”空间,导致其他功能行为受限。所以建立信心,对人类学习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立信心,说起来简单,实则并不容易,有的孩子直到成年也依然不自信。作为父母,更要给予鼓励引导,比如告诉孩子从刚出生时只会哭闹的baby到如今已经能做到很多其他的事,这都是从零开始学会的技能。


再退一步,就算因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够好而不自信也没关系——这可能是真的,不过要相信只要肯下功夫努力学习能力只是暂时不够好。那就看清现实原谅自己天资不够聪颖并且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并且当有进步时要注意记录,这对自己来说是一种激励。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屑的努力,学习能力会潜移默化地提升。


02

自我管理


情感中枢初步处理完信息后,接收信息的下一站是前额。这个部分负责管理运动功能、记忆、语言、解决问题、调节冲动、管理社会行为,还有其他很多高级认知技能


图片6.png


脑负担太重,身体被掏空,自我损耗

大脑的每一次选择、纠结、焦虑、分散精力,都会损耗心理能量,从而使执行能力和意志力下降


要克服这种“脑力枯竭”,最好的办法是培养自我管理技能,尤其是组织能力。这要求在学习之前,制定学习计划,让此后的学习有迹可循、更容易执行和坚持下去。


不过在现实中,大部分时间制定计划和时间表不需要孩子参与,老师会安排好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孩子们只要听话执行,自我管理的能力很容易被忽略。


所以,要想提高学习能力,课业之外的部分变得尤其重要,自我管理能力的优势就彰显了。


比如计划学习一个新的技能(外语/运动/乐器等),就可以先确定预期的学习目标;倒推学习方式,是参加学校的课程,还是自学还是校外课程;列出将要使用的道具、课本、音视频资源清单;再设计一下学习的频率和时长、日常练习和阶段测检验效果的方式。


这样计划完成后,我们的思路以及整个执行过程就会变得顺其自然,不至于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毫无章法可言。


03

学而时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前面的铺垫我们终于进入到正式学习环节。相信相关学习方法,思维导图、学霸笔记、番茄工作法、高效记单词……大家都听过或知道不少。


不过这些其实都只是学习工具,并没有解释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只有了解了大脑学习的原理,才能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学习以及应该如何学习才能更高效事倍功半。


大脑学习的底层逻辑

大脑神经的可塑性,大脑具有改变其神经连接的能力。

一项关于学习颜色的研究

学习颜色名称时,大脑中的灰质数量会增加,尤其是与颜色识别相关的区域。而灰质数量增加,代表着神经连接增多。


更关键的是,仅在学习2个小时后,研究人员就检测到了灰质数量的显著变化。


图片7.png


说明大脑的神经元每时每刻都在调整它们之间的连接,学习一直在发生。


既然大脑这么自觉,学习每时每刻都在进行,那开头说悬梁刺股埋头苦学为什么不推荐?


学习最本质、最重要的原则

激活与学习目标相关的神经元,并且不断加强它们之间的连接。


图片8.png


这里又说到著名的赫布理论。


赫布理论

相邻两个神经元同时被激活,那它们彼此的连接和联系会加强,这种联系又会进一步提高这些神经元再次被同步激活的概率。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不断加强的循环。


一项关于大脑“用进废退”的研究

研究人员要求不会玩杂耍的被试者在3个月内学习杂耍,并且检测了他们在学习前后,以及停止训练3个月后的大脑情况。


结果发现,经过3个月学习和训练以后,在学会杂耍的被试者的大脑中,与运动感知相关区域的灰质数量明显增加了。不过在停止训练3个月后,他们大脑中的灰质数量减少了,大多数人也不再能很好地表演杂耍。


“用进废退”既然在神经连接上是存在的,由学习意味着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发生了改变,或者是加强这个本质来了看,用进废退在学习中当然也存在。


所以,要想提升学习力,一定要顺应大脑工作的原理,激活“正确的”神经元,并且加强它们的连接


图片9.png


掌握适合的学习策略,巩固学习成果


在了解了这些脑科学的事实以后,再来选择适合孩子的学习策略,就不再没有头绪了。在林林总总的方法中,只要以大脑工作的原理为原则,效果就不会太差。



1.激活“正确的”神经元

主动式学习是激活神经元的有效方法。曾有研究者综合了225项关于自然科学、数学或工程学学习的研究,数据表明,接受主动参与式教学的学生挂科率更低,仅为22%,而讲授式课堂的学生挂科率达到了34%。

这种主动式参与有很多形式,大到进行课题探究,小到课堂提问,都可以调动孩子进行主动学习。所以,主动式学习并不意味着要一棍子把所有讲授式学习都打死


在很多课外的学习中,阅读资料、观看纪录片,其实都算讲授式学习,但我们仍然可以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变得主动一些。比如在阅读资料时停下来思考,作者为什么用这种方式呈现?和前文有什么关系?作者的观点有没有漏洞?让大脑思考正在学习的内容,就是主动式学习。


美国教育学家弗朗西斯·P·罗宾逊发明了SQ3R阅读法,就是很好的主动式学习。包括这么几步——调查(Survey)、提问(Question)、阅读(Read)、背诵(Recite)、复习(Review)。


图片10.png


简单来说,就是要

  1. 阅读前对学习的内容框架做到心中有数

  2. 提出自己对这个主题的疑问

  3. 进行阅读和读后复盘


以阅读《鲁迅:无意识的存在主义》为例,

  1. 调查:这本书的作者是鲁迅研究专家,书名高度浓缩了他的思想,书名就是关键点。

  2. 提问:那什么是存在主义?作者如何解释的?他为什么认为鲁迅是存在主义者?他怎么看别人的观点?

  3. 阅读:结合目录、标题和“存在主义”这个核心词,鲁迅个人背景、某部作品介绍、勾勒历史背景的全都略过,很快就找到了作者对存在主义的解释,和证明鲁迅是存在主义者的证据。并且在最后一章找到了瞿秋白对鲁迅的解读,以及作者对瞿秋白观点的批判。

  4. 复习:读完全书,还应该思考一下要不要接受作者的解释,别人对他的观点怎么看。


2.加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对于学习也一样,学习就像神经元在走路,不断在相同的路径上反复行走,最终轻车熟路。


以学习乘法3*7=21为例,做一道过程复杂的解答题,未必能有做几道专注三七二十一的题来得有效。


图片11.png


要想加强神经连接,至少有两种有效的方式,分别是提取练习和解释说明,它们都能够激活相关的神经元。


  1. 提取练习,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测验和考试。很多时候,人们仅仅把考试用于评估、排名,甚至是惩罚,但实际上,它们必须被看作学习的一部分,为学习助力。问答、简答、纸笔测试,多种形式轮换,提取练习的效果也会更好。提取练习与学习的效率对比

  2. 解释说明,费曼学习法就是方式之一。费曼学习法要求对一个概念做出平实的解释-给出一个类比的说法-如果不能准确地给出解释,那就说明知识网络还存在盲区,需要再次学习。这里,类比则检验了是否对知识有深入的理解。

    以学习引力为例,孩子们可能可以解释受引力影响的物体会发生什么情况,还能解释星球重力减小时会发生什么。但直接解释引力,更能发现隐藏的问题。

    如何定义引力?引力是小质量物质被大质量物质吸引的那种力吗?星球是不是因为引力而形成的?还是只能说“引力……就是引力。”

    在某一步卡住了,就说明关于引力的理解还有漏洞需要弥补。

图片12.png


3.给大脑休息的时间

要注意,休息和学习同样重要。


一方面,时间过长的训练效果并不好,因为大脑存在一种重复抑制的机制,反而会让大脑的活跃度降低。


而避免抑制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少量多次地学习,中间留出必要的间隔。


以学习新技能为例(乐器/语言/运动等),一周每天训练20分钟好于每周训练2次,每次70分钟。


上课也是一样的道理,6节1小时的课程安排,会比2节3小时的课程安排更合理。


当然,如果有机会自我管理,那么最好让相同科目的间隔变大,交替学习不同的内容,又能在间隔之后再次巩固上次所学的内容。

另一方面,大脑会在睡眠中无意识地、自发地重新激活与学习相关的神经元,相当于是“无痛苦”的激活学习。


图片13.png


一项关于睡眠学习的研究

研究人员让被试者学习A、B两段钢琴旋律,在被试者们午睡时轻轻播放旋律A的录音,午睡过后再次测试发现,旋律A、B的演奏准确率都有所上升,而且旋律A的准确率上升得更多。


所以,睡觉并不浪费时间,它不仅使身体获得了必要的休息,也在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孩子来说,既有学校的学习,也有校外的拓展,对于离开学校的人来说,终身学习能力也是立足社会的重要能力之一。


而脑科学,让我们有机会从更本质的角度,去理解学习是怎样发生的,并且科学合理地提高学习力。不可否认的是,学习要有成效,努力是必须的,但如今,我们需要更科学地努力,更高效地学习。